close
好不容易完成了寬景篇。限於LX1雖是135等效28mm的視角,但還是遜於E330+11-22mm一籌。再加上室內光線不足,常需要開到ISO800甚至1600硬上,所以在歐洲的教堂還是E330的天下。
DSLR的圖就真的不大需要後製了,頂多拉拉亮度對比。不像LX1的小CCD,每一張都要跑Highlight/Shadow提高寬容度,不然都不能看。不過一樣的4/3吋CCD/MOS,E1的在陰雨天圖像硬是又要比E330來得更飽和更鮮明,應該是跟pixel size及FFT CCD有著更大的感光面積有關。

維也納機場的各國時間。


薩爾茲堡主座大教堂。那台倒置的直昇機是所謂的新藝術。在教堂前擺這玩意兒?歐洲人的心思有時候還真難解。


主座教堂內部。這間教堂可以開閃燈拍照,不過在這麼大的室內空間開閃燈只是徒勞無功。這種大型的陰暗室內空間只能開大光圈高ISO硬上!這張圖是11mm,F2.8,ISO1600拍的。因為暗部還是蠻多的,所以又跑了Highlight/Shadow把暗部拉亮,以致於雜訊偏高。






不要被這幾張圖的亮度騙了,整間教堂只有小小幾個弦窗透入絲絲亮光,其實是非常陰暗的。這幾張照片都是現代光學及電子科技的功勞。


庫倫洛夫城堡區眺望舊城區及莫爾道河。


從城牆透孔看往舊城區。


庫倫洛夫城塔。從左下角的人物比例可知城塔的高度。


城堡區門口賣紀念品的小販。


舊城廣場中的黑死病紀念碑。


舊城區雖然陰雨不絕,溫度極低,依舊人潮熙來攘往的景象。


百威啤酒源自捷克。這是在舊城區一間極具特色的小酒館。好多觀光客都在那三張椅子上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




很有特色的當地建築。


波丹妮的門口。這是捷克一個以純天然材料手工製造聞名的化妝品品牌,多少人來到捷克是一袋一袋地搬。


離開庫倫洛夫後經過卡羅維瓦利來到瑪利安斯基過夜。這裡有個音樂噴泉,因為到的時候已經是吃晚餐的時間了,當然是吃完晚飯後散步來到音樂噴泉拍夜景囉!
在瑪利安斯基時住的地方叫Villa Butterfly,就是蝴蝶度假村啦!我們在這旅館內用晚餐。這一餐是這一次奧捷行,其實也是這幾年出國吃得最好的一次!還有豎琴現場演奏喔,有圖為憑!近景那兩個女孩子是同團的。吃飯從約八點吃到九點多,這個時候外頭是亮的,跟下午沒什麼兩樣...。


天曉得捷克的夜晚這麼地冷,10點時大概是攝氏5度半!豬頭的我穿著連帽的衣服竟然拍到一半才想到可以把帽子拉起來遮住脖子...。
雖然有帶腳架出門,不過偷懶及機動性的原因一開始還是開了高ISO硬上,底下這張是ISO1600,快門多少要查,好像是1/15秒,手持功力還算可以。這張是以RAW檔拍攝,回家轉檔時經過減噪處理後再加上Shadow/Highlight拉高動態範圍才能見人。
忘了說,這是大概晚上9點~多10點時的天空。


時間接近10點,音樂噴泉要表演了。玩夠了趕快架好腳架取景長曝。出國一定要來上這麼一回的。這兩張是同一個角度不同時間,所已有著不同的噴泉。上下留白過多,裁掉了省得呆板。
等到噴泉表演完畢再走上15~20分鐘的路回旅館已經接近11點了,趕快泡個熱水澡驅寒後上床睡覺!




感覺上瑪利安斯基是個跟希臘那普良類似的地方,是個民情純樸,風光明媚,適合養老的好地方。不過瑪利安斯基比那普良又要再喧囂些。這張是旅館對面一個公園,是我們隔天早上吃完早餐後,看到天空露出期待已久的陽光,趕快趁出發前偷空去散個步。太陽露臉歸露臉,氣溫還是冷得很,估計應該只有10度出頭吧!


好啦!離開了瑪利安斯基,來到了布拉格。這是從城堡區入口眺望聖維特教堂的尖塔。


這張是布拉格城堡區的衛兵換崗,蠻長一串的。


這是從城堡區總統府前廣場向下瞭望布拉格市區的景象。


皆下來兩張是聖維特教堂的外觀。歐洲這種聳立入雲的大型教堂真的只能非廣角不歡了!




接下來進入教堂內部參觀。近來參觀要錢也就罷了,清潔費嘛!竟然連拍照也要錢!還要在城堡區門口買票時一起買!誰知道啊!所以囉,一整團沒人買票,只好跟著當地導遊一邊聽導覽一邊偷偷拍了...。
聖維特教堂除了壁畫雕飾有名外,彩繪玻璃也是一絕。尤其是捷克藝術家Mucha所做的彩繪玻璃更是有名。不過因為反差過大(玻璃透光,底下或附近的擺飾不見光),只拍玻璃又不漂亮,再加上又是偷偷摸摸地拍,所以只象徵性拍了兩張就收起來了。
底下這幾張反銀雕而比彩繪玻璃有看頭。不過說實在的,在不瞭解歐洲教堂來龍去脈的狀況下,都是拍好玩的啦!








離開聖維特教堂,來到波西米亞王朝的舊王宮。這是一個有著圓拱形屋頂的寬廣建築。聽說這地板以前是跳舞用的...。


另一個房間裡的屋頂有著各家的圖騰。這個房間"理論上"是禁止拍照的,不過一進房間只見閃燈不絕,所以我也順應民意拍了兩張。我算不錯了,沒有開閃燈,只開高ISO拍。這房間是有管理員的,一個約50來歲的婆婆。她蠻有趣的,一直等到房間裡的遊客都拍夠了才開始跟大家說:禁止拍照...。


來開城堡區後接著的是黃金小徑。聽當地導遊(右下角那個帶小黃帽的)說她當天中午帶的那一團來到這兒是摩肩接踵,寸步難行。我們下午這個時間來最少還可以逮到空隙跟卡夫卡的22號房間合影。






卡夫卡的22號小屋。還真的是小屋喔!真不曉得是不是蓋給哈比人住的,屋內空間可能只有兩米高出頭,一間房間地坪可能三坪大吧。


這張是離開舊王宮轉進黃金小徑前回頭望見的聖喬治教堂。


布拉格市政廳。我們在這兒用晚餐喔!


來一張內部聞香一下吧!這是從二樓我們用餐的地方向下拍一樓。還有現場演奏勒!


布拉格舊城廣場提恩教堂。醒目的雙塔風格教人想認錯也難。


舊城廣場另一個地標--天文鐘。


天文鐘全景。這種又尖又長的建築實在是很難拍,以一般4:3或3:2的圖片比例容得下全景就會有一大塊死白的天空出現。更別提建築物背光面是一片黑沒有細節了。聖維特教堂如是,天文鐘如是,底下那張聖史蒂芬教堂更如是!


離開捷克後驅車直往維也納。這是哈布斯堡皇室夏宮--貝爾瓦第宮。純經過看看,沒時間仔細欣賞了。


到維也納當天晚上去金色大廳欣賞管弦樂演奏。嗯...就當是劉姥姥進大觀園,看戲就好,其他就不要計較了...。


第二天上午是逛街購物,從國立歌劇院走到聖史蒂芬教堂,這條路是維也納的觀光客之路,購物必逛!
維也納聖史蒂芬教堂。


教堂內部。這張也是ISO1600手持,不過在RAW轉檔後沒有以Shadow/Highlight硬拉,所以比較沒有雜訊。雖然以原圖來看顆粒仍然很大,不過19吋全螢幕大小就看不見了。


將圖拉近來看,中間那座吊燈後面是管風琴喔!11-22mm只有兩倍變焦,最遠只到標準焦段,殘念!


維也納第二天的重頭戲--熊布朗宮。這是大門口。


這張照片得來不易。熊布朗宮內部禁止拍照,可是在我們參觀時正好有一對新人在大廳舉行婚禮,禮成時只見閃光燈閃成一片;我們就趁這個機會混水摸魚偷拍幾張,直到當地導遊制止才罷手。照片中那些西裝筆挺的就是參加喜宴的賓客。


Part II 結束。下一篇是E1+50-200mm的特寫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星之紋章 的頭像
    星之紋章

    Alsene845的部落格

    星之紋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