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數位時代的來臨已經讓135底片瀕臨出局,Agfa的破產,Kodak及Fuji的財務危機在在都宣示了135底片時代已成昨日黃花。
是什麼在取代135底片成為生活記錄的重心呢?當然是數位相機,尤其是具備一般DC及DSLR功能的新一代數位單眼。
Olympus E330。可LCD取景,也保留了傳統的光學觀景窗。不過因為要分光給LCD取景用的CCD,光學觀景窗的亮度低了些。
另外就是少了錄影功能。既然已經可以以LCD取景,也有第二顆CCD,錄影當然不是問題。沒做進去應該是成本或市場考量吧!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lsene845/1409154455-3918348144.jpg)
底片已死嗎?當然不!雖然在一般人常用的135底片上已是兵敗如山倒,但更大片幅的120(645﹑66﹑67﹑68﹑69﹑612﹑617﹑624)甚至45﹑57或8X10仍舊活得好好的。只不過,這些大傢伙已經退出了生活記錄隨寫的範疇。
難道數位化的風潮只吹拂在135以下的世界嗎?當然沒有!有一種東西叫數位機背,有各種的接口讓它可以接在各式可換片夾的120機及45以上的各型大片幅機種。早在DSLR初試啼聲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只是動不動三萬美金起跳的價位及只提供RAW檔的模式讓它只停留在專業攝影市場。甚至有些數位機背需要外接電池/電源及儲存裝置更是讓它只能留在攝影棚。
數位時代裡,135片幅的DSLR的畫質已經比得上120底片的645﹑66﹑67等片幅。而具備更大的影像元件(48~50*36~38mm),使用AF 645接環或機身的645 DSLR,其畫質更是直接挑戰底片45片幅。這些具備大型CCD的機器多是直接2200萬畫素起跳,最近更是進入33MP甚至39MP的世界。
不過這些多是職業用家的機器。個人比較期待的是如同底下這兩張,使用了22MP CCD,足以勝過135片幅的畫質;但是因為高階機背(33MP或39MP)的擠壓,而直接下放到一般高階用家市場的數位機背。
這個市場針對的是不滿足於135片幅的數位畫質或無法忍受135片幅的缺點(邊角畫質﹑暗角等),而希望以相近的預算得到更好的影像呈現。
Pentax及Mamiya的投入讓這個等級的市場(100萬日幣)開始有點希望。其實前不久的Rollei 6008AF+數位機背套餐也接近這個市場,不過沒什麼迴響就是。
個人是比較喜歡機背式的組合,主要是彈性。準備個底片片夾加上數位機背,通吃!
圖說:Mamiya 645 AFD II+Mamiya ZD Back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lsene845/1409154455-3835291728.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lsene845/1409154457-41094107.jpg)
Mamiya 645 AFD在日本二手市場品項好的只剩兩萬多塊(機身)。如果22MP的數位機背能來到15萬台幣的價位,加上35mm/F3.5及55-110mm/F4.5這兩支及一個120/220底片片夾,20萬出頭的價位就能搞定!
是什麼在取代135底片成為生活記錄的重心呢?當然是數位相機,尤其是具備一般DC及DSLR功能的新一代數位單眼。
Olympus E330。可LCD取景,也保留了傳統的光學觀景窗。不過因為要分光給LCD取景用的CCD,光學觀景窗的亮度低了些。
另外就是少了錄影功能。既然已經可以以LCD取景,也有第二顆CCD,錄影當然不是問題。沒做進去應該是成本或市場考量吧!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lsene845/1409154455-3918348144.jpg)
底片已死嗎?當然不!雖然在一般人常用的135底片上已是兵敗如山倒,但更大片幅的120(645﹑66﹑67﹑68﹑69﹑612﹑617﹑624)甚至45﹑57或8X10仍舊活得好好的。只不過,這些大傢伙已經退出了生活記錄隨寫的範疇。
難道數位化的風潮只吹拂在135以下的世界嗎?當然沒有!有一種東西叫數位機背,有各種的接口讓它可以接在各式可換片夾的120機及45以上的各型大片幅機種。早在DSLR初試啼聲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只是動不動三萬美金起跳的價位及只提供RAW檔的模式讓它只停留在專業攝影市場。甚至有些數位機背需要外接電池/電源及儲存裝置更是讓它只能留在攝影棚。
數位時代裡,135片幅的DSLR的畫質已經比得上120底片的645﹑66﹑67等片幅。而具備更大的影像元件(48~50*36~38mm),使用AF 645接環或機身的645 DSLR,其畫質更是直接挑戰底片45片幅。這些具備大型CCD的機器多是直接2200萬畫素起跳,最近更是進入33MP甚至39MP的世界。
不過這些多是職業用家的機器。個人比較期待的是如同底下這兩張,使用了22MP CCD,足以勝過135片幅的畫質;但是因為高階機背(33MP或39MP)的擠壓,而直接下放到一般高階用家市場的數位機背。
這個市場針對的是不滿足於135片幅的數位畫質或無法忍受135片幅的缺點(邊角畫質﹑暗角等),而希望以相近的預算得到更好的影像呈現。
Pentax及Mamiya的投入讓這個等級的市場(100萬日幣)開始有點希望。其實前不久的Rollei 6008AF+數位機背套餐也接近這個市場,不過沒什麼迴響就是。
個人是比較喜歡機背式的組合,主要是彈性。準備個底片片夾加上數位機背,通吃!
圖說:Mamiya 645 AFD II+Mamiya ZD Back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lsene845/1409154455-3835291728.jpg)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pic.pimg.tw/alsene845/1409154457-41094107.jpg)
Mamiya 645 AFD在日本二手市場品項好的只剩兩萬多塊(機身)。如果22MP的數位機背能來到15萬台幣的價位,加上35mm/F3.5及55-110mm/F4.5這兩支及一個120/220底片片夾,20萬出頭的價位就能搞定!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