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同事買了12-60mm,趁著借來試試的機會,把他的裝備跟我的combine在一起來個小小的分列式。
總共有機身三台:E1+SHLD-02手把﹑E330及E510。
鏡頭七顆:11-22mm﹑12-60mm﹑14-54mm(故障中)﹑14-42mm﹑40-150mm ED﹑50-200mm及Contax C/Y 50mm/1.4接Kindai C/Y to 4/3接環。
閃燈是FL50。
其他沒入鏡的還有EC14及EX25。
疊疊樂
E1接50-200mm,E330接11-22mm,E510接12-60mm。
12-60mm比我想像中要大,看起來比相同72mm口徑的11-22mm要大上一圈。
E330的平頂構造最適合疊疊樂,E1我就沒有勇氣再疊上去了。
12-60mm的鍍膜顏色似乎跟11-22mm及50-200mm不同,偏紅。
E1+12-60mm。果然是跟著E3出來的貨色,12-60mm的尺寸連裝在沒加手把的E1上都覺得稍大。加上了手把及手腕帶之後才覺得速配。
我的E1是加上了ME-1及EP-2的,所以接目部分覺得有點長。
我的E1的蒙皮是整個掉下來,再被我以快乾膠黏上去的。膠水上得過多,壓合的時候擠出來沾得到處都是。
E1配上12-60mm的對焦是鏡頭"咻"的一聲之後頓一下,似乎是機身在運算,然後嗶一聲顯示合焦。速度比接11-22mm時快在鏡頭的運動,後面機身運算部分則沒差。
主力的生活記錄機--E330。E330最大的優勢是在A模式的Live View,用起來和一般DC沒什麼兩樣,但是有著DSLR大片幅的畫質優勢。
什麼時候會有結合E330及E510甚至是E410小體型優點的機器出來呢?
不過這種等級的機器配上12-60mm真的是不太均衡,尤其是E510。
E330配上12-60mm因為機身的運算延遲減少,整體感覺和11-22mm的差別不是很大。或許在較長焦段才會有比較大的差異吧。
總共有機身三台:E1+SHLD-02手把﹑E330及E510。
鏡頭七顆:11-22mm﹑12-60mm﹑14-54mm(故障中)﹑14-42mm﹑40-150mm ED﹑50-200mm及Contax C/Y 50mm/1.4接Kindai C/Y to 4/3接環。
閃燈是FL50。
其他沒入鏡的還有EC14及EX25。
疊疊樂
E1接50-200mm,E330接11-22mm,E510接12-60mm。
12-60mm比我想像中要大,看起來比相同72mm口徑的11-22mm要大上一圈。
E330的平頂構造最適合疊疊樂,E1我就沒有勇氣再疊上去了。
12-60mm的鍍膜顏色似乎跟11-22mm及50-200mm不同,偏紅。
E1+12-60mm。果然是跟著E3出來的貨色,12-60mm的尺寸連裝在沒加手把的E1上都覺得稍大。加上了手把及手腕帶之後才覺得速配。
我的E1是加上了ME-1及EP-2的,所以接目部分覺得有點長。
我的E1的蒙皮是整個掉下來,再被我以快乾膠黏上去的。膠水上得過多,壓合的時候擠出來沾得到處都是。
E1配上12-60mm的對焦是鏡頭"咻"的一聲之後頓一下,似乎是機身在運算,然後嗶一聲顯示合焦。速度比接11-22mm時快在鏡頭的運動,後面機身運算部分則沒差。
主力的生活記錄機--E330。E330最大的優勢是在A模式的Live View,用起來和一般DC沒什麼兩樣,但是有著DSLR大片幅的畫質優勢。
什麼時候會有結合E330及E510甚至是E410小體型優點的機器出來呢?
不過這種等級的機器配上12-60mm真的是不太均衡,尤其是E510。
E330配上12-60mm因為機身的運算延遲減少,整體感覺和11-22mm的差別不是很大。或許在較長焦段才會有比較大的差異吧。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